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例:我们这样学《咏柳》
一、导入:要“画画”
上课伊始,我这样导入:“这节课咱们共同画一幅画好不好?”学生的兴趣迅速被激起,都积极响应。“但这幅画比较难,是给一首诗配画。有信心完成吗?”学生的自信心被激起,于是,我板书《咏柳》。开始了这一课的学习。
[设计意图]用要“画画”的方式引导学生,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。
二、怎样画
我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了柳书的枝干。然后告诉同学们:“请认真读诗,好好想想该怎么画出柳树,并能画得美。看哪个同学最先跑到讲台上来展示给大家。”接下来便是学生聚精会神地自学。
[设计意图]用该怎样画的问题,并且上黑板展示的机会,引导学生去自主读书思考。
三、这样画
学生在读了一段时间的古诗以后,大部分都已读完,并举起了小手。我问谁肯先上讲台为大家画。有位学生一溜小跑上了讲台。
他画了几根枝条,并用绿彩笔画上了长长的柳叶。并且说明:因为是绿丝绦,所以他用绿笔来画。他对自己的画很满意,又一溜小跑回了座位。
我问:这幅画怎么样?谁来评价一下?好多学生提出了异议。于是,第二名学生走上了讲台。他在原来基础上又加上了许多根柳条。并且把柳条画得很细。并且边画边解释,因为是“万条”。所以要把柳条画得多些。“垂下”可以看出柳条很软,应该画得细些。然后满意地回去坐下。又有学生举手,上来将柳条加长,画得拖到了地面。并且说明:因为是“一树高”。接着又有学生上来将柳叶画成了细细的,小小的,来呼应“细叶” ……
画儿画完了,古诗也理解了。在学生画的过程中,我随时表扬读书仔细、认真思考的同学,鼓励那些粗心的同学,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[设计意图]通过画简笔画,把学生和古诗有效地连在了一起。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学。
四、这样读
画儿画得这么美,能不能读出你们画的美呀?于是,学生又摇头晃脑地投入了美读中。
[设计意图]实践古诗的重在诵读感悟积累的功能。
整堂课上,我并没有教,全是学生自学为主。效果却出奇地好。
http://acad.cersp.com/3001/468386.aspx